这不是一句马克·吐温式的讽刺,而是5月19日的德国《焦点》周刊上一篇现实报道中的句子。 这篇报道的内容,是今年2月以来美国遭遇的一场席卷全国的奶粉荒。进入5月,情况越来越严重。据美国零售商数据调查机构的报告数据显示,5月第一周,美国全国范围内婴幼儿配方奶粉缺货率高达43%。 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美国父母要想给孩子买到奶粉正变得异常艰难,有的父母甚至不得不驱车上百公里前往隔壁州碰运气。“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感到绝望”,《焦点》周刊如此描述。 启动《国防生产法》以加快奶粉的生产,并且动用军用飞机从欧洲运输了约35吨奶粉,但这也只够约17000名婴幼儿喝一周。 美国“奶粉荒”的本质其实是一场供应链危机,这也给中国乳业敲响了警钟:类似的情况是否会出现在中国?我们的答案是,不会。 面对长期以来在竞争中遭遇到的技术和原料遏制,中国早有了准备和应对——科学技术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自主掌控,正在成为从政府到科技界和企业的共识。 而中国各行各业的领军企业们,也在以实际行动交出答案。近日,中国飞鹤成功获批乳铁蛋白生产许可,意味着我国乳品行业第一条乳铁蛋白自动化生产线正式投产。 美国等发达国家,通过科技战、贸易战各种方式,试图从技术和供应链等层面遏制中国。 《科技日报》曾推出系列文章,报道了制约中国工业发展的35项“卡脖子”技术,包括芯片、操作系统、触觉传感器、真空蒸镀机、医学影像设备元器件等,涉及多个领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事实上,除了高精尖领域,关乎民生的农牧食品业,同样也面临着诸多技术与原材料“卡脖子”之痛。 比如乳制品。虽然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品消费市场,但乳制品行业的一些乳基料自主化程度还比较低。乳清粉、乳铁蛋白等婴配粉关键原辅料尤其依赖进口。 据中国奶业协会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中国累计进口各类乳制品389.73万吨,同比增加18.8%;其中,作为乳制品重要原辅料的干乳制品就达到了260.12万吨,同比增加17.7%,其中乳清72.33万吨,占27.8%。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进科学技术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 前几年,由于种种原因,全球乳铁蛋白一度陷入供不应求的境况,价格从3000元/公斤炒到了3万元/公斤,即便是如今价格回落,也有7000~8000元/公斤。 事关民生的农牧饮食业,不能有被人“釜底抽薪”的危险,这也是飞鹤下定决心,投入近亿元,耗时数年,冒着诸多未知风险进行乳铁蛋白产业化探索的重要原因。 放在当前整个中国乳业的发展大环境下来看,这是一件无比“难而正确的事”。如今,飞鹤实现乳铁蛋技术链的国产化,意味着能不用再看外人脸色了。 事实上,2011年以来,飞鹤不断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持续攻关,推动国产婴配粉关键原辅料的自主供应。 这并非易事。一项核心技术的突破,需要坚持不懈地深入研发,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定力。 2011年起,飞鹤与东北农业大学等单位,开始做乳蛋白浓缩物和乳清分离蛋白加工工艺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脱盐乳清的产业化,建成了此后近十年国内唯一一条正常运作的脱盐乳清生产线年,飞鹤等单位成功开发出乳蛋白浓缩物和乳清分离蛋白加工工艺,解决了乳清基料国产化的关键技术问题,整体共研制出乳基料产品13个,申报了12项专利。 2018年12月,飞鹤联合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蓓薇团队成立中国首家乳品工程院士工作站,截至2021年10月共申请了8项专利技术,开发了6个相关这类的产品,并围绕乳铁蛋白的产业化进行技术路线的探索。 在这些技术储备的基础上,今年5月23日,飞鹤再传捷报——成功获批乳铁蛋白生产许可。这是中国的第一条乳铁蛋白自动化生产线,应用了先进的层析超滤技术,实现了乳铁蛋白的提取,技术完全国产化,解决了关键原料被国外垄断的问题。 今年年初,飞鹤等多家单位成功揭榜国家“十四五”重点专项“婴配乳品新型核心配料规模化制备技术创新及示范”,将继续推动婴配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在过去的两年中,飞鹤在一件事上站到了绝对的“C位”——据了解,仅在2021年,飞鹤就在国际一流期刊、国内核心期刊等发表了39篇文章,学术成果产出名列中国乳企前茅。 学术成果居国内乳企之首背后,是飞鹤多年来坚持科研创新、厚积薄发的结果。从企业战略到平台建设、资产金额的投入等,飞鹤始终将科研摆在最重要的位置。 飞鹤直面长期困扰中国家长们的问题——什么样的奶粉更适合中国宝宝?作为最早开展中国母乳研究的乳企之一,飞鹤进行了全国范围母乳数据采集,并建立起覆盖全国27个省份,近20000样本量的中国母乳数据库。 基于庞大的数据库,飞鹤基础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例如首次描述了中国母乳三大类脂肪酸关键比例;首次描绘母乳低聚糖的动态变化趋势;首次描绘中国母乳的蛋白质、氨基酸、活性蛋白的动态变化趋势……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出“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配方。 为了检验奶粉“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效果,飞鹤率先启动并完成了中国首个婴幼儿配方奶粉临床喂养试验。婴幼儿食品临床喂养效果评价费用高、程序复杂、对产品安全性要求极高,大部分乳企都不敢或不愿尝试,即使到现在国际上也很少有乳品企业做过婴儿奶粉的临床喂养效果评价。 没有学习对象,飞鹤就“摸着石头过河”。设计试验方案、通过伦理审查、招募母婴家庭,保证母乳喂养对照组、飞鹤配方喂养实验组和别的产品喂养对照组每组都至少有60个孩子吃满3个月,最终得出的数据才算是有统计学意义。因此,飞鹤的技术员们顶着近40度的烈日,定期跟着医护到试验者家庭入户调查,采集数据,还要把每个宝宝的粪便一一从尿布上刮下来搜集起来做多元化的分析,以此判断营养元素的吸收与排放情况,从而验证配方的有效性。 付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结果显示,飞鹤星飞帆在生长、免疫、智力、消化等方面的效果与母乳无显著差异。飞鹤用科学方法验证了一点——婴儿配方奶粉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无限接近母乳的过程,只有长期的母乳基础研究才能成为最坚实的底座。 2008年,中国乳业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随后而来的是十年低谷。 但飞鹤并没有被卷入风波之中。可成为“幸免者”的根本,在于飞鹤从创业伊始,就深知要保证奶粉的品质,第一步是要把奶源掌握在自己手里。 自建牧场,建设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当时建设一个现代化牧场需要7-8亿元,而且得等到奶牛出奶后才能见效益,至少五年才能实现收支平衡。当时大多数企业的选择都是“自己不养牛,只从农户手上收奶”。 首先是资金问题。当时飞鹤年销售额仅有几亿元,甚至连起步阶段的1400万债务都尚未还清。 其次是畜牧养殖的投入、回报周期和风险。开董事会讨论建大型牧场时,飞鹤的7个董事,除董事长冷友斌外无一人支持,很多跟随冷友斌多年的员工也不理解。 但冷友斌坚持认为,牧场必须要建,因为企业想要获得良性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奶源,才可能正真的保证产品安全。 最终,对“品质”决无异议的坚守让内部达成了一致。随后,飞鹤自有牧场破土动工。 牧场只是一个开始,在接下来的十余年的时间,飞鹤建构起一个从牧草种植到规模化奶牛饲养,直至生产加工、物流仓储、渠道管控乃至售后服务的农牧工一体化产业集群。这条全产业链在行业内开了先河,不仅实现了质量安全全程可控,更颠覆了整个中国乳业的产业模式。 飞鹤将创新贯穿在全产业链条的每一个环节中。2009年至今,飞鹤共承担了25项国家及省级重要科研项目,覆盖母乳研究、产品研制、关键原辅料的研究与开发、规模化奶牛养殖技术创新、原料奶检测等。 比如,飞鹤与中国农科院合作,筛选出的高蛋白燕麦品种,比当地大面积种植的品种粗蛋白含量高出18.3%,而高糖燕麦品种,则比当地种植品种可溶性糖含量高出35.8%;在奶牛喂养上,飞鹤通过良种牛繁育和精细化管理,自有牧场生鲜乳的核心营养指标和安全指标均超过欧盟标准。 回望飞鹤一步步坚定而智慧地走来,它已成为中国乳业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领跑者与破局人,不断探索着中国乳业“双链融合”的“飞鹤方案”。在更大的视角下,飞鹤也是中国企业在科学技术研发上一次又一次地突破卡脖子问题,把握中国行业发展主动权的佐证。 飞鹤的创新,其丰富的内涵值得更多的解读,它不仅与企业自身蒸蒸日上挂钩,也有了更丰富的外延。 从消费者层面来看,长期困扰中国家庭的问题是婴儿配方奶粉的品质信任,以及什么样的奶粉更适合中国宝宝?飞鹤把奶源建设与品质控制作为优先战略,进行全产业链建设,生产出世界级品质的产品;持续数十年的科研创新,飞鹤不仅帮助行业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母乳,也设计开发出“更适合中国宝宝”的精准营养配方;而对于乳制品关键原辅料的国产化突破和核心技术自主掌控,则是用更稳定的原料供应保障了国人的奶粉供应安全。 对于中国乳业而言,飞鹤的产业创新不仅打造了自身发展的湿雪与长坡,更成为了一个行业加速器。一方面,在飞鹤的标杆作用下,中国乳企从源头牧草种植、奶牛饲养、生产加工、物流仓储、渠道管控再到售后服务的全产业链模式慢慢的变成了行业的追求;另一方面,飞鹤从母乳基础研究到原辅料的自主技术突破,最终都会使得整个行业受益。 而看得更远一些,以持续创新驱动产业链发展,飞鹤的产业创新对于中国乳业乃至中国食品加工产业而言带来的意义是,产业链生态还在向更高的价值维度一直在升级——“产业链”的升级成就国品高品质,激活“创新链”抢占行业话语权,勇闯“无人区”攻坚产业“卡脖子”难题,以飞鹤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正更加深入地担当新时代赋予的企业责任,驱动全球价值链上的“中国力量”澎湃不息、节节攀升。 今年2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品牌强国盛典”上,将“国品之光”称号授予了飞鹤等10家企业。“国品之光”荣誉不仅仅意味着他们是市场销售、商业版图上的佼佼者,更是中国品牌价值的优秀代表,在助力中国由制造大国、制造强国向品牌强国跃升时,向世界展现的中国智慧、力量与担当。